主页> 新闻动态>集团动态

“疫”线身影|保供员刘波:“我们扛着服务三农这面大旗,打通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米’”(四)

2022-12-07

11月15日晚上10点多,重庆市智慧农服集团铜梁公司的负责人刘波突然接到智慧农服集团总部的电话。


“赶紧联系铜梁附近可以采购的蔬菜等物资,准备给中心城区开展物资保供。”放下电话,刘波心里十万火急,顿感责任重大,他立即组织手下3个同事开了个短会,立马联系铜梁区周围的蔬菜基地,不仅是自有的蔬菜基地,还包括铜梁区附近乡镇的蔬菜基地。


时间紧,任务重,然而此时铜梁公司仅有3个人可以外出办公,场地和人手远远不够。若靠自己的团队单打独斗,完全无法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

1.png


刘波脑子一转,计上心来——不如将蔬菜分装的工作打包出去。在这关键时刻,他想到了铜梁区的超联超市。原来,超联超市和铜梁区供销社一直有着长期的合作基础。


刘波立马联系超市的负责人,双方经过高效的沟通,很快便达成了合作。

2.png


超联超市负责打包蔬菜、分袋、装车,同时也帮着铜梁公司联系蔬菜基地;刘波和同事们则负责把好品控关,在协助超市员工上称、分装、装车的同时,刘波和同事们还得同步监督,谨防出现缺斤少两、或是蔬菜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发生。


蔬菜包足不足?货车司机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是否到位?订单数量是否准确?刘波笑言自己心思重,每天物资采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必须得逐一核实,心里才能踏实。


“我们扛着服务三农这面大旗,打通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米’,工作必须做实做细。”刘波严肃的说。


头一天夜里,刘波和谭德模、向首富等同事都会互相沟通供给端和保供需求段的变化,不断调整、策划蔬菜包的搭配品种。

3.jpg


(图二为刘波)

第二日天不见亮,刘波就开着车上铜梁区附近的蔬菜基地的地头转转,询问当地蔬菜基地不同种类蔬菜的采购价格和蔬菜品质。


刘波的到来,种植户们更是喜上眉梢。地里成熟的蔬菜不等人,家家户户都希望能有人来早点将把菜收了,地早些清出来,种其他作物。


为确保物资采购万无一失,刘波还联系了周边区县的蔬菜基地进行供应。比如,璧山区八塘镇的莴笋种植基地和白菜种植基地,潼南区桂林街道的萝卜种植基地。


那些天,刘波的电话接二连三地接个不停。作为智慧农服集团保供组采购负责人,他的电话号码被市供销合作社公布了出去。来自其他区县蔬菜基地的种植大户们,纷纷询问能否采购当地的蔬菜。


不仅仅是蔬菜,随着需求端的变化,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保供组开始供应更多种类的物资。

4.png


刘波恰好得知铜梁区少云镇有一家生产腊肉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一经联系,对方表示非常乐意合作。


刘波立马前往少云镇进行考察。“我们基地是无菌加工,保证过得了质量关。”在全面仔细检查了腊肉基地生产车间的卫生条件,腊肉、香肠的产品质量后,刘波才放心地和对方达成合作。


最近,随着重庆疫情进入下降期,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刘波终于松了口气。这连续几十天的连轴转,累归累,他的心里却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


原来,他在各个乡镇的田间地头收菜时,不少当地农户对重庆智慧农服集团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智慧农服(集团)扛起了服务三农的大旗,为大家做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好样的!”



写在最后:


这一场必将胜利的使命必达,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保供组兑现了承诺,完成了使命。在这场保供大考中,一线同事的奋进故事还有许多,他们的拼搏精神不得不令人敬佩,彰显了重庆农资人、重庆智慧农服人的精神风貌,比如,物资保供组的总指挥吴晶同志、总协调王棋同志,负责对接社区的景昊同志、许贝同志,财务组的连利频同志,后勤保障组的余兰同志、柳璐同志,等等。


每一天都是一场攻坚克难的硬仗;每一天都是一场靠意志力去拼搏的竞赛;每一天大家都星夜兼程,为达目标全力以赴。


“疫”线身影的专栏故事就此结束,但这种奋斗的精神将永存。希望全体同仁们继续发扬这种只争朝夕的干劲、分秒必争的冲劲,以奋进,赴使命。